世界經濟年中盤點:緩慢復蘇的歐洲經濟或將“剎車”
來源:歐洲購房網作者:歐洲購房網時間:2016/7/7
掃一掃,隨時看
核心提示:年初以來,歐洲經濟總體上緩慢復蘇。分析人士認為,在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拖累下,歐洲脆弱的復蘇很可能在下半年“剎車”甚至“脫軌”。
布魯塞爾(CNFIN.COM/ XINHUA08.COM)--年初以來,歐洲經濟總體上緩慢復蘇。分析人士認為,在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拖累下,歐洲脆弱的復蘇很可能在下半年“剎車”甚至“脫軌”。
勉強復蘇
上半年,得益于全球石油價格不振,歐洲推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和歐洲投資計劃,歐洲的經濟增長、出口、就業、財政等指標呈回升態勢。
據歐盟統計局6月發布的報告,歐元區19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0.6%,同比增長1.7%。歐盟28國GDP環比增長0.5%,同比增長1.8%。歐盟前五大經濟體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的GDP均實現環比增長。
市場預期,歐洲經濟第二季度的表現雖沒年初3個月搶眼,但仍會保持平穩增長勢頭。
然而,通縮頑疾依舊困擾歐洲經濟。今年3月,歐洲央行加碼負利率政策,并進一步擴大資產購買計劃。受此拉動,歐元區通脹率跌至零及以下的四個月后,終于在6月重回正值,升至0.1%。
即便如此,歐洲央行仍認為,歐元區今年的通脹預期只能達到0.2%,2017年為1.3%,2018年為1.6%,通脹率未來三年都難以達到2%的目標。
上半年歐洲經濟的亮點來自就業形勢持續改善。5月份歐元區失業率為10.1%,為2011年7月以來最低水平。5月份歐盟失業率為8.6%,為2009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
盡管如此,仍有大量25歲以下青年失業。5月份的數據顯示,希臘半數左右的青年處于失業狀態,西班牙的青年失業率也高達43.9%,意大利為36.9%。
此外,財政赤字也有所下降。歐盟5月發布的春季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歐元區財政赤字比例將降至1.9%,歐盟的這一比例也將降至2.1%。
分析人士認為,今年上半年歐洲經濟復蘇緩慢且脆弱,低增長、低通脹、高失業依然并存,債務風險隱憂仍在,展望政治風險持續升高的下半年,低速復蘇態勢恐難持續。
脫歐“黑天鵝”
英國“脫歐”是不折不扣的“黑天鵝”事件,不僅立即在金融市場掀起“驚濤駭浪”,其后續不確定性所引發的政經亂局勢必拖累下半年的歐洲經濟。
英國經濟占歐盟17.56%,僅次于德國。一旦英國脫離歐盟,歐盟經濟占全球比重將從17%下降到14.6%。
盡管當前尚缺英國“脫歐”影響的確切數據,但歐盟的“會員費”損失一清二楚。英國是歐盟預算第四大凈出資國,按2016年預算安排,英國需向歐盟繳納194億歐元(1歐元約合1.12美元)。英國脫歐后,“錢緊”的其他歐盟成員國還需補上這個預算“窟窿”。
英國“脫歐”更是給亟需提振的歐洲投資帶來雙重打擊。一方面,英國是“歐洲投資計劃”的主要注資國,在歐洲投資銀行的資本份額高達16.1%;另一方面,英國是歐盟資本和金融市場的重要部分,歐盟股市一半資本通過英國資本市場籌集。
上周公布的調查顯示,因擔心英國“脫歐”對經濟產生巨大沖擊,歐元區7月投資者信心自6月的9.9驟降至1.7,創18個月低位。
此外,英國“脫歐”加劇了歐洲銀行業的緊張局勢!度A爾街日報》的數據顯示,意大利銀行17%的貸款屬于壞賬,現已堆積至超過3600億歐元。如果經濟增長放緩,歐元區銀行業尤其是意大利銀行業將產生更多壞賬,進一步侵蝕銀行利潤和已然不多的緩沖資本,“雷曼時刻”也許一觸即發。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預計,受英國“脫歐”影響,未來三年歐元區經濟增速或將下降0.3至0.5個百分點。
根據摩根士丹利歐洲經濟團隊測算,英國和歐盟能否好聚好散將直接決定經濟“受傷”程度,歐盟2017年經濟增速降幅最低為0.7個百分點,最高可達兩個百分點。
內部動力受挫
觀察人士認為,下半年歐洲經濟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來自政治不確定性:英國“脫歐”談判何時啟動、歐盟改革何去何從、民粹主義和極右翼政黨是否會問鼎成員國大選……重重挑戰將打亂歐洲經濟的復蘇步伐,而歐洲經濟中短期的主要支撐動力——歐洲央行的量化寬松政策以及“歐洲投資計劃”恐難頂住壓力。
歐洲知名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所長貢特拉姆路沃爾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雖微有效果,但遠遠不夠,歐盟成員國也要積極改革,勇敢嘗試更加寬松的財政政策。
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對此評論說,廉價貨幣對歐洲經濟而言相當于糖尿病人的“胰島素”——固然助于紓解病痛,卻不是根治的良藥。
此外,歐盟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歐洲投資計劃”的核心和金融基礎——歐洲戰略投資基金完成投資共計177億歐元,預計將撬動1068億歐元社會資本。
歐洲政策中心主任法比安路祖萊格對新華社記者說,“歐洲投資計劃”沒有拉動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歐洲需繼續加大公共投資力度才能真正為更多私人資本參與創造機會。
如今,作為歐洲戰略投資基金主要出資方的英國選擇退出歐盟,“歐洲投資計劃”的未來還需重新審視。
觀察人士認為,在歐洲政策空間收窄的情況下,歐洲經濟發展還需更多借助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等區外戰略對投資和貿易的帶動效應。
去年以來,中歐雙方積極實現“一帶一路”倡議和“歐洲投資計劃”的對接與互動,為雙方在交通、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歐洲專家普遍認為,近期中歐投資與產能合作互動頻繁,有利于幫助歐洲經濟盡快尋找到新的增長點。
標簽:歐元區,歐元經濟,歐洲推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