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看好倫敦三大房產投資區域
來源:歐洲購房網作者:歐洲購房網時間:2015/12/3
掃一掃,隨時看
據英國網絡房地產代理商Rightmove向《華聞周刊》提供的《2014年4月房屋價格指數》,4月份英國全國平均房產要價(Asking Price)達到了262,594英鎊,創歷史新高,與一年前相比上升了7.3%。
根據該報告,大倫敦區域的房產市場表現強勁,平均要價比2007年10月的水平提高了41.8%,這也帶動了英格蘭南部地區房產要價的整體攀升。不過,英格蘭北部地區的房產要價卻低于2007年10月的水平。
倫敦:房價或將繼續攀升 重建區域投資機會多
Rightmove總監及房屋市場分析員Miles Shipside分析稱:“倫敦房產的要價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它所產生的‘波及效應’導致了英格蘭東南部、西南部和東安格利亞地區的房產要價都創下了歷史新高。”從2014年年初至今,英國的房源增加了13%,但在英格蘭南部地區依然呈現出“供不應求”的狀況,由此推高了這些區域的房價。
4月26日,《按揭貸款市場審查》(Mortgage Market Review)中設定的英國按揭貸款新規生效。不少分析者認為這將導致按揭貸款申請的難度增加,并進而使得英國的購房需求減少。但接受《華聞周刊》采訪的業界人士卻認為,該政策并不能徹底改變目前倫敦及周邊區域房產“供不應求”的狀況。
倫敦房地產中介公司Foxtons的新房與投資部門總監John Ennis向《華聞周刊》表示,4月26日,英國的按揭貸款管理新規則生效,這可能會使英國的買房者有所減少。但相比于供應,需求仍然巨大。
同時,他認為目前尚沒有在倫敦房地產市場中看到出現“泡沫”的跡象。 “倫敦這兩年房產市場的紅火和房價的高漲,是通過區域重建、大量的房產供應和需求的同時存在、房產品質的提高以及社會就業的提振來實現的……我認為在未來五年至十年,倫敦的房產市場都將繼續增長。”
在接受《華聞周刊》采訪時,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英國住宅研究部主管Adam Challis也認為:“在住宅領域,目前倫敦每年修建的房屋剛剛超過2萬套,而對房產的需求卻接近4.5萬套。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預計房價還會繼續攀升。”
此外,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在其2014年財政預算中特別留出了1.5億英鎊,用于啟動倫敦的重建和改造工作,并鼓勵外資投建這些重建項目。在倫敦的重建和改造項目中,無論是中資企業,還是華人的個人買家,都將可以找到大量的投資機會。此前中國的綠地集團、萬達集團、總部基地集團等都已投建倫敦的主要重建項目。
而據倫敦發展促進署(London & Partners) 中國業務總監(Head of China)黃戈洋向《華聞周刊》介紹,目前在整個倫敦范圍內,仍有大量的重建項目適合中資企業投資,比如倫敦金融城中的Pinnacle大廈開發項目、Harrow的柯達舊址重建項目和Brent Cross的Cricklewood重建開發項目等。
對于個人買房者和投資者如何選區的問題,Adam Challis建議說:“倫敦的黃金地段有大量‘豐碑式的房產’(Trophy properties),它們確實能提供最好的資本增值前景,但房源極少。與之相反地,在重建區域投資房產的價格更低,且房源充足,同時也具有好的長期增長的前景。”
John Ennis則認為倫敦二、三區以及重建區的高品質小戶型房產極具投資價值。
伯明翰和曼徹斯特:房產投資新熱點
雖然倫敦仍然是華人房產投資者最青睞的區域,但英國其他的一些城市和地區也開始逐漸受到關注,華人投資的目光開始投向這些城市。
Adam Challis認為,由于英國經濟環境的改善,在英國其他地區的城市中對房產投資的需求也在增加,其中,曼徹斯特和伯明翰表現最為突出。“曼徹斯特擁有強有力的金融服務基礎,而在伯明翰,由于即將修建的HS2高速鐵路,這里的市中心區域將會有大量新的投資機會出現。”他說。
HS2高速鐵路的建設,在2012年1月10日獲得批準,一期工程為“倫敦至伯明翰線”,預計于2026年建成;二期工程為“曼城、利茲至倫敦希斯羅機場線”,預計于2033年落成。該高鐵建成后,倫敦到伯明翰只需要49分鐘時間。由于該鐵路項目的開展,使得不少房地產買家和投資者對伯明翰、曼徹斯特等地的房產投資前景持樂觀態度。
據報道,位于伯明翰市中心的地標建筑“The Cube”大廈中30%的房產被華人買走,而Hive公寓樓中43%的公寓的購買者也是華人。另據Halifax于2014年4月2日發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全英房產價格指數,曼徹斯特的房價升了18%,甚至超過了倫敦的房價增幅(17%)。
標簽: